太极拳八劲的练与用

发布日期:2025-07-29 点击次数:175

太极拳在实战技击中尚劲不尚力。“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由此可见着熟是基础,懂劲是关键.懂劲包括两方面,即懂己之劲和懂敌之劲,懂己靠体悟,懂敌靠听劲即感觉。

“掤、捋、挤、按、采、列、肘、靠”此乃太极拳技击八劲,这八种劲别是学练其他劲别如听劲、拿劲、发劲等的基础,也就是说,掌握这八种劲别是打开太极技击之门的总钥匙。故太极拳打手歌云:“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

从技击角度分析,掤、捋、挤、按属防守,引化劲力的范畴;采、列、肘、靠属攻击的范畴。这八种劲别不是独立使用的,而是随敌因势相互变换,交错运用的。若使用得当,当令对手觉得忽隐忽现,难以作摸。这也是太极拳技击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奇之处。因此,要想全面理解和掌握太极拳技击术,弄通弄懂“掤捋挤按采列肘靠”这八种基本劲别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太极拳对技击八劲的体认,靠习练者千遍万遍的盘架子和推手的实践中去自悟,这在有师徒,拳友,时间充裕条件的情况下练习懂劲是比较容易的,然丛现实出发,大多数习武者是业余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专业从事武术的人并不多,学练太极拳也不例外,事实上单靠盘架子来自悟太极拳技击八劲比较困难,且须时间较长(以养生为目的的盘架子则令当别论),况且太极拳推手必须要有对手才能练习和实践,故旧有“十年推不出个好太极”之说,这就是太极拳技击水平难于提高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多数学练太极拳已达数年的爱好者,一旦与人交手实战感到力不从心而败北,从而丧失信心,放弃太极拳练习而改练其他拳术,这种情况在青年人中尤为突出。

为了恢复,发扬太极拳技击术,提高太极拳爱好者的练习兴趣和实战水平,本人根据自己多年学练太极拳的体会和体悟太极拳的八劲的实践,现将太极拳八劲的练与用奉献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不妥之处,望方家斧正。

一、掤劲的练与用

何谓掤劲?凡逆敌之势承而向上,使敌不得降者谓之掤,如练气功者使气贯穿于内、身、手中有如充气的橡皮胎,按照现代说法即弹劲,即习练成一种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灵活而又沉重,具有弹性和韧性的劲。

掤劲在太极拳技击中具有粘、化、逼、捆的作用,而化劲中含有攻势,换言之凡是用意念贯注于肢体任何部位而向前旋转地伸屈或者向后旋转地引化的都是掤劲的作用。

掤劲在太极拳技击中极为重要,故有人总结为“太极是掤劲,动作走螺旋”。

掤劲的练习方法:

1、非接触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同肩宽,两手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头直身正,目前平视。

要点说明

1)采用腹式逆呼吸。

2)意念想像己身如同打足气之球体,四肢为足气之橡皮胎,外实内空,压之即陷,放之即盈。

上动稍停接下动,左脚尖外撇,左腿屈提漆梢蹲,腰微左传,重心落于左腿,同时,右腿随势向前提起,左手抬起高与肩平,肘点下沉,掌心斜相左下,右手随势往前平移于脐下小腹前,肘节微屈,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要点说明

1)足平实踏地,随着重心向下,腿部稳如生根。

2)用意不用力,全身该放松处要用意引导放松,始终用意指导动作,四肢要随腰际转动,上下相随做螺旋式动作。

上动不停,右足向前迈出,脚跟着地,后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弧形旋向上前方掤平,掌根高与口平,左手随势前送。

要点说明

1)右手向前上掤出不可超出足点,过之则失势,但意要长远。

2)螺旋转折时要送腰,劲起脚跟,通与背,达与手指,但须注意松静自然,不可用僵力和猛力。

3)以上练法为右掤式,反之为左掤式,练法相同,唯左右手互换而已,至于拗步练法亦然,仅步法不同,习者可举一反三。

2、接触性单练法

把沙袋(无沙袋可找他物代替,外形为圆柱体最佳)悬挂在空中,沙袋的重量,悬挂的高度根据本人实际情况而定。

练习时,自然站立于沙袋前,凝神蓄力片刻,待心平气和后,提右脚向前迈出,脚跟着地,同时右臂屈肘提起,以小臂处承接沙袋的下半部。

上动不停,右腿弓,左腿蹬成右弓步,身体前送,同时,右手向前上方掤出,高与肩平。

上动稍停,左腿屈膝下蹲,前腿伸直,身体后坐,右手掤住沙袋随腰稍转弧形后撤成前势,少停,重复前动,此为右掤,反之为左掤。

要点说明

1)掤劲是以意行气螺旋运动,把对方尽力掤回去或避开他的劲力。

2)我手继续前进,而不是低撞来力,这和打沙袋是两码事,故手臂一但承接住沙袋就不能离开,不然就会犯丢的毛病。

3)无论前掤还是掤化,切忌用蛮力,应用意念多体会随身手之螺旋弧形运动时,手臂承接沙袋部位的压力大小和移动方向,如此反复体验,自能悟出掤劲的真意来。

4)掤劲功夫越深,其弹力越大,通过练习实践,要练成“进我不易,放我不得,挥之使去,不得不去”的威力。

附注:掤劲练法有左式,右式,顺步,坳步之分,余劲练法依然,习练者不可拘泥一式,应举一反三,反复练习才是,在此一并说明,后不赘述。

掤劲用法示例

1、防守性用法:设对方用双手按我两臂向前推按或直拳攻击我中上路时,目的使我立身不稳,我即以由小臂向前上方弧形螺旋掤出,其粘着点随腰旋转走化,在离心力作用下,就能泄其按劲和拳力,使其处于背势,然后我再捋或击之。

要点说明:“掤劲是以柔克刚,而不是猛力格挡,故手臂向前上应弧形掤出,这是太极拳区别与其他拳术的不同之处。

2、进攻性用法,设对方用直拳向我击来,我不躲不闪,用左小臂或右小臂(视敌来势而定)对准其发拳之胳脯根部向前上方弧形掤出,同时,进步或插档或套脚,同时,我后腿蹬地前送以凑发劲,敌必后倒,此即“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要点说明: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套脚手掤应同时进行。

二、捋劲的练与用

何谓捋劲?凡以出散其力,使敌力腾撒而不得复聚者皆谓之捋劲。按现代说法即磨擦劲,如换移错位之内下劲,使双方接触之点以行磨擦之力,也即顺着对方主动前进的方向而又向自身两旁(右或左)带引之劲。

捋劲是太极拳技击中常用的一种化劲,目的在于使对方进击或还击落空,并使其身体向我身体的左或右顷斜,趁其不稳加力于其身,易收小力胜大力之效,因此,凡用意念贯注于手臂的任何部位,粘切对方的臂部作螺旋式的化弧向右或左或下化来劲,引进落空,使对方身不稳的,都是捋劲的作用。

捋劲的练习方法:

1、非接触性练法

自然站立,待心平气和后,右脚向前的迈出,后退蹬直正右弓步,同时,左手在右手上举的同时,从下侧上举与胸平,沉肘舒指,掌心向左,目视右手指点。

要点说明:

1)两手上举迈右脚同时进行,做到一动无有不动。

2)两手上举时落含上掤之意,到位后两臂有内裹之意,想像两臂之间有一气球。

上动不停,前脚伸展,左腿屈漆,右弓步变虚步,同时,身体向后移动,中心落在两腿中间,左手用掤劲随着后移,右手以尺骨处用意往后捋。

要点说明:

1)两手后移要随身而动。

2)意念想像接着对方劲力。

上动不停,身体向后继续移动,同时,腰跨向左转,重心移之后腿,同时双手以粘切点为住粗旋动,且随腰转向左侧遂平线化弧,右手用捋劲,双掌心遥对,沉肘坐腕,眼平视前方偏左,兼顾俩手动作。

要点说明:

1)掤劲不丢,先直线后退,是为诱敌深入,待其进身,我再后坐转腰化之,此谓引进落空。

2)身后坐时要上下相随,胯关节要上下对齐一同往后退,保持身法“上下一条线”。

3)中心落于后腿,上身不可后仰,身体始终正直,含胸拔背,两肩微卷,臀部后坐与足跟齐,过之则失势,如对方继续进攻,我只要掤住,以腰微转,配合掤捋,自然化解来力。

2、接凑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与沙袋旁,凝神片刻后,右足前伸弓腿,后腿蹬展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向前推掀沙袋至肩平时停住,右手尺骨切粘与沙袋右侧。

上动稍停,身体先往后直线运动,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夹扶沙袋随着后移,右手切粘沙袋处用意往回捋,待两腿成虚步时,腰往左微转,双手夹扶沙袋随腰左旋转捋化沙袋的压力,眼视右手动作。

要点说明:1)两手夹扶沙袋以不松为度,先用掤劲直线向后退,然后随腰左转往左捋化,一气呵声,不可中断。2)无论往后还是往左捋化,要顺着沙袋的冲力大小用劲。3)意念集中在右手尺骨处,以体会手臂接触沙袋部位在捋化时的磨擦力大小和方向。4)捋劲是借力化力之劲,故对方冲力越大,捋劲的效果越大,捋劲要练成“猛冲不得,猛打不得,引之使来,不得不来”的威力。

捋劲用法示例

1、设对方用右顺步拳猛击我中上部,我即上左步,出右手用掤劲承接其劲,并顺其来劲稍后退并先向右转腰,右手以粘切对方点向右化弧滚动捋化,其必向我右侧倾斜,我左手突击其右肩部以加力其身,对方必向我右侧后方前扑倒地。

2、对方用双手按我掤出之手臂时,我顺其按劲,身退并转腰,掤出之手臂随转腰向一边(或右或左)平行化弧,敌力自然不稳,我则可乘势或拿或击或跌之,对方必倒无疑。

要点说明:1)捋化时,掤劲始终不减。2)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意念为主。3)要顺其来劲方向捋化,避免死曳死带。

三、挤劲的练与用

何谓挤劲?凡以手或肩、背挤往敌身使不得劲,从而推仍之皆挤劲也。按现代说法即合力,就是以两种不同方向的劲,交叉于一点,以放出之劲。

挤劲是进攻性劲力,也就是我用力尽量挤去之意,在技击实战中,有时会感到一只手的掤劲弹性不够,采用双手交叉来加强掤劲,故挤劲也是掤劲的发展,所不同的是掤劲呈弧线性,而挤劲呈直线性。

挤劲的作用主要在抢位,使对方立身不稳再施以打按等手法,或借敌后退抽劲时,突然前挤以加劲于对方,使之形成合力,敌必动不稳,因此凡以手或肩、背挤住对方使其不得位,或借力加劲于对方之身使其不稳都是挤劲的作用。

挤劲的练法

1、非接触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待心平气和后,腰胯左转,右肩关节微外旋,右肘屈,自腹前上绕,横肘于胸前,掌心向内,指尖向左,掌缘即小指侧向前,左手同时提起搭于右肘之上。

要点说明:

1)转腰提右手和左手要同时进行。

2)两手弧形动作,眼神注意两手相接处。

3)两手上提时要有掤意,意念两手臂如同搭箭待发的弓,触之即发。

上动不停,提右腿向前迈出,落地后屈膝蹬展成右弓步,同时,两手随身体前移向前挤出,挤出时,右肘外缠转为小臂外侧向前,掌心向内,左手切于右肘内侧,坐腕舒指,以凑其势,上身正直,目前平视。

要点说明:

1)两手臂前挤要随身体前移进行,不要单靠臂部向外直挤。

2)挤劲和掤劲不同,挤劲的方向是直的,两者不要混淆。

3)挤时意念作向前挤的想像,气沉丹田,松腰胯,劲起脚跟,通于脊背,周身力量集中于挤出之手臂,挤劲要练到内气满周身的感觉,方为内外合一。

2、接触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于沙袋前,凝神片刻后,提起右手横肘,以小臂外侧切于沙袋中部,左手搭于右手触及沙袋处,目视沙袋。

右脚上步屈膝成弓步,后腿蹬展,身体重心前移,手臂随身体前移将沙袋向前挤出,然后坐后腿,掤住沙袋的压力往后退,如此反复练习之。

要点说明:1)先用手臂切住沙袋,后随势前挤,不要离沙袋很远发劲去碰击沙袋。2)前挤时,意念劲透沙袋一直向前,并体会手臂接触沙袋的压力和挤劲的方向大小。3)手臂前挤时,右手臂要外旋,以处处体现太极拳转圆之功。

挤劲的用法示例

1、设我用双手去按对方,对方以掤捋(或左或右)化解我劲,我将出于背势时,速将前被捋之手臂屈肘直挤敌身,并上步,另手铺之以凑其劲,我即转背势为顺势,变不利为有利,然后用拳、掌打劈皆可重创对方。

2、设对方以右直中拳攻击我胸头部,我即以右捋式向右化其劲,对方如急往回抽手时,我迅速上左腿以套脚,左手变横肘顺其抽回之力前挤,右手搭于左肘以凑发劲,敌必向其右后方倒跌。

要点说明:

1)运用挤劲攻击对方应顺势借其力而击,这样合力较大。

2)进步套脚和上身前挤配合紧密才能凑效。

四、按劲的练与用

何谓按劲?凡太极拳技击中遇敌挤劲时,我用手下按遏抑其来手,使之不得逞谓之按.也就是抑捺不离之劲.范定对方之一点,使之生发反应弹性,不令其滑脱乱动。按现代说法即掌的变化旋转压拨以寻早对方的弱点.故凡是对敌技击中向下又向自身方向用力下沉和引带的弧形动作以及微微带弧形按出的动作,都是按劲的作用。

按劲是进攻的劲别,要进攻中含有守势.故使用按劲时,不要用拙力,以长劲(即推力)向前轻轻按去,手要轻沉兼备,不仅两掌变换虚实,忽隐忽现,即使单掌也要息息变换虚实,就是不断地移动力点,逼使对方顾此失彼.立身不稳,或用放劲(动短.意远,劲长,力猛的爆发劲)向对方突然放劲.使之腾空跌出。

按劲的练法

1、非接触性练法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自觉舒适后,两手慢慢上提,边提边稍外旋成两掌心相对,提至腹部时,坐腕舒指沉肘,指点上扬。

上动稍停,右脚先着地然后随身体前移脚掌踏实,屈膝前弓后腿蹬地伸展成右弓步,在身体中心前移的同时,两手竖掌向前上方按出,高与胸平,目视正前方。

要点说明

1)提手时吸气,身正莫后仰。

2)弓步双手按出要同时进行,两掌分开不宜过宽,以两乳宽或小臂长度为适宜。

3)两掌前按不可超过脚点,过则失势,宜被对方牵引。

上动稍停,左腿屈膝下蹲,右脚伸展成虚步,同时两肘下沉,随身体后坐带动手臂弧形落于腹前。

要点说明

1)身体后坐不得超过后腿跟,否则不稳。

2)以腰身后退带动手臂后收,边收边沉肘,使手臂身弧形运动。

3)前按或下按时,意念要随着手臂运动体会前进的方向和大小。

2、接触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于沙袋前,以两手扶按沙袋两侧,准备好后,迈右脚落于正前方偏右,屈膝弓步,后腿蹬展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扶沙袋随身体重心前移向前上方推出,高与胸平。

上动稍停,身体后移,屈左腿,伸右腿成虚步,双手随沙袋压冲力往后收回至胸前。如此反复练习。

要点说明

1)双手按推沙袋,要随身体整体运动,切莫单靠双臂局部劲往前推按。

2)随两掌向前推按,应多体会两掌接触沙袋处力点的虚实变化。

3)向前推按要有向上之意,向后退按要有向下之意,无论前按和退按都要留有余地,特别是后按,切勿让沙袋触及胸部,否则易受外力所制而陷入被动。

按劲用法示例

1、设对方以双拳贯击我两耳部,我速上步插档,用双臂自对方两臂内侧插入并内旋向外分开以泄其力。

上动不停,两前臂内缠两掌落于对方胸前部,后腿蹬地助力,双手向前推按,对方定立身不稳,向后仰跌。

要点说明

1)两臂要上插制其跟部,且要不先不后,恰到好处。

2)我臂要边插入边内旋,才能泄气劲,上插臂下插档同时进行。

3)插臂内旋与双掌推按其胸要一气呵声,中间不能停顿,预防其变。

2、设对方用挤法向我攻击时,我双手按小臂,屈后腿,身体后移,沉肘坐腕,以泄其劲,后随即向前上步或套脚或插档,用双手推按对方胸部,对方自被推出。

要点说明

1)推按先应有向下之意,意欲向上,必先击下,求其向上争力,然后借其劲向前推按,对方更易腾空后跌。

2)按化其劲后,可击可打,不要单一推按,应因敌因势而动,不可拘泥,此乃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3、设我用拳或掌击打对方,敌必用手格挡之,无论对方用那只手格挡我迅速用另手自前击之手下穿出捋带对方格挡之手向旁边引化,前击之手随上步落于对方或胸或臂前部向前推按,敌必向后倒。

要点说明

1)前击之手应虚虚实实,如其格挡则变虚,不格就猛击之。

2)前击之手目的是为引敌劲出,为后边捋化做准备,故击中与否无所谓,注意力应注重在后边的动作上。

3)此法要手脚配合一致,同步进行。

4、设对方以右顺步冲拳击我,我右手捋化敌臂用按劲攻击对方被对方化解而失效时,我速上左脚套其右脚,右手继续握其右手臂,左手立即按其右大腿根部,敌必向其右侧方跌倒,此即按劲的连环用法。

要点说明

1)双按失效,速上腿封脚,左手快速下按。

2)右手继续向我右方捋化,以便形成杠杆之力,敌就更易跌倒。

五、太极拳采劲的练与用

何谓采劲?太极拳中以采制敌谓之采劲,即两力分开之劲,拿住对方之点而分之,并可制止一切油滑手法之劲。

采劲在太极拳技击中为化解对方之劲别,属借力范筹,有采取拿来之意,故凡用我手臂采拿对方之手脚或借力制敌都是采劲的作用,采劲功夫越深,则有“仰之弥高,俯之弥深”之感,使对方感到无所适从而处于背势。

采劲的练习方法

1、非接触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稍比肩宽,如此心平气和站立片刻后开始动作,腰微左转,右手从身前向左方撩起,高与肩平,手随臂动微微外旋,腰向右转,右手随腰转动向右下方收带,边收带手臂边内旋.落与右腰侧。

上动稍停,左手自体前向右前方撩起,手背微外旋使之向下成仰掌,腰向左转,随腰左转之劲左手边内旋边收回落于左腰侧。如此再重复前动,反复练习。

要点说明

1)手之动作要随腰动。

2)手回收下采时要有抓拿之意。

3)手之动作熟练后,两脚可配合前进和后退,以练身、步、手法的配合。

4)动作不要猛往下曳抻,始终要用意念指导动作,做到意到劲到。

注:以上练习为下采,上采练法亦然,唯劲力自下而上至己身旁,习者可自练,此处不再另述,其要点一同下采。

2、接触性单练法

将拉力器一边固定同胸高,没有拉力器可按下法自制器械。

用尼龙绳一头系一砖块或者其他重物,绳子不宜太粗,长短哟一米五至两米,练习时将绳子搭置于同己胸平之横木上,横木表面要光滑,便于绳子滑动自如,绳子系的重物不宜过重,以单手拉动不太费力为准,面对横木而立,吸气凝神片刻,右手拉绳子向右转腰,手随腰动置于右腰侧,然后放松绳子,再重复前动,循环往复练习,上动为有下采劲练法,熟练后,可换左式或上或下皆可。

要点说明

1)手拉绳子回采时,切忌用蛮力。

2)边采边旋动,意念体会回采时的劲力方向和大小。

3)熟练时可配合步法练习,或退步或横跨皆可。

4)手之动作要随腰动,回采时上身不可后仰,否则失势,实践中将为人制。

采劲用法示例

1、设对方用右顺步冲拳猛击我上中路,我顺腰先向左微转,出右手承接其右前臂部,腰迅速向右转动,手随腰动采拿其腕部,右腿向后退一步,右手顺其来劲向我腰部下侧采带,敌必落空,处于背势。

要点说明

1)手臂承接敌臂时不要猛截拧档。

2)回采时抓拿其臂边采边外旋,敌臂必自受制。

3)无论上采或下采,要顺其来劲,以便行成合力,其动必速。

4)右手回采时,左手应迅速进行攻击,重创对方。

2、设我用拳击对方时,敌用手抓我手腕,我稍顺其势,手稍前送以缓其力,顺即化弧往里引进,被拿之手反缠拿敌腕部,两手合抱其腕,随即我俯身用腰腿两手尽力向下猛采,使对方向下倾跌,因我采劲刚脆,轻者敌向前跌倒,重者还会震动敌之脑神经,此机“千斤坠”用法。

要点说明

1)我前击手为虚招,以引敌劲。

2)待敌拿腕未实时,迅速反缠拿敌腕。

3)下采时要全身合力用劲,上下齐动,效果才会显著。

注:采劲和捋劲看起来相似,其实不然,两者的区别在于,捋劲为化劲,我不加力,只是顺敌来劲以捋化,而采劲为借力打力之劲,即用我力加于敌力之上而形成合力,故用采劲时,敌出拳掌用力越大,其动必速,跌之更重,此乃拳论所言“四两拨千斤”,习者只要反复练习,勤于实践和体会,自能悟出其中之妙。

六、列劲的练与用

何谓列劲?太极拳中以转移敌力,还制其身谓之列劲,按现代说法,即杠杆作用力,也就是剪刀力,用敌力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于其身而成的劲别。

列劲是太极拳技击中常用的一种攻击型劲别,目的使是对方失去平衡,向前或后或左或右倾斜或跌倒。因此,凡是用意念贯注身体手脚使对方身体不稳,失去平衡的都是列劲的作用,实施列劲打击对方,关键在于脚手身法的配合,要上下相随才能凑效。

列劲的练习方法

1、非接触的练习方法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两手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头正身直,目前平视,自觉心平气和后,右脚向前方迈出一步,左手自右侧向前向上撩起,掌心向下,自右向左下化弧,腰左转右手自左前伸出,掌心先上,腰向右转,左手抽回至腰左侧,右手随腰转动向右上方棚出,边棚边内旋使掌心向下,目视右手。

要点说明

1)左右手同时运动,不可一前一后。

2)左手要有按压之意,右手边棚边内旋。

3)两手要随腰转动,以成剪力。

4)意念集中于右前臂,到位后,劲断意不断。

5)上身保持正直,且莫前俯后仰。

2、接触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于树旁,凝神片刻后,腰部微左转,右手随腰转向左侧腹部前平伸,掌心向上,腰向右转,右腿向前迈出,落于树的右侧,脚点里扣.同时右手向前上方棚出,边棚边内旋,以右臂外前侧撞击树干,手脚自然收回。重复前动,反复练习。

要点说明

1)脚手同时运动,做到上下相随。

2)意贯右全臂,不可用蛮力撞击。

3)右臂接触树身要有滚动之意,注意体验接触点的劲的大小。

4)左腿蹬直,右前弓腿要有内裹之意。以便和右臂上下形成剪刀力。如此反复体验,自然悟出劲的真意来。

5)右式熟练一段时间后,可换身左式练习,动作和右式相同,唯方向相反。

注:列劲的练法较多,习者可举一反三,切莫拘泥一式,列劲功夫越深,其打击效果越大,通过练习,要练成“遇者立仆”的威力。

列劲用法示例

1、设对方用左顺步拳向我胸上部打来,我用左手采拿其左臂,速上右脚套其左腿跟,脚指内扣,同时右手顺其左臂直棚左臂根部.敌必向其左侧后方跌倒。

要点说明

1)采拿其臂,出脚套脚,右臂斜棚要同时进行,另其防不胜防。

2)左手先采后送,以奏我右臂发劲,敌必倒无疑。

3)意念专注,目视敌胸上部。

2、设对方仍用左顺步拳掌向我击来,我速左手采拿其左臂,上右腿落于对方左腿内侧,左手下采的同时,右掌猛击其后颈,敌必向前跌倒。

要点说明

1)右腿落实后,脚跟外撇,腰部左转,左腿稍屈,以奏其势。

2)左手下采,右臂击敌后颈应同时,以形成剪刀力,列劲就越大,敌更易跌出。

3、设对方左拳右腿上下一起打来,我右掌向上棚截其左小臂并内旋向下捋其臂,左掌沿向下捋拍其裸处,并向左上扬起敌右足,同时腰先右转,右手向右下采,对方必向其自身左侧跌倒。

要点说明

1)敌脚手一起击来时,要急向前上步,莫要往后退。

2)右手棚采与左手拍其脚要同步。

3)右手下采,不要平拉,这样容易和左手拍起形成剪刀力,发挥列劲的威力。

4)列劲的应用方法多样,关键在于脚手的相互配合,切要随敌而动。只要反应敏捷,定会遇者立仆。

七、肘劲的练与用

何谓肘劲?太极拳技击中用肘击敌之劲谓之肘劲,即胳膊弯曲时其突出部位制敌之力。太极拳属外打拳种,从技击角度而言,近身攻击为主,故肘劲在制敌中具有重要作用。

太极拳技击中,肘劲的用法很普遍,如撞肘、顶肘、别肘、挑肘、压肘、砸肘等,但在实战中肘劲只有和其他劲别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即藏而不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凑效,故习练者千万莫拘泥一招两式,而要举一反三,反复练习多多体悟,勤于实战才能真正体认出太极拳肘劲的奥妙和真义来。

肘劲的练习方法

1、非接触性单练法

太极拳肘劲的单练法较多,如杨式太极拳中的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等,这里介绍后顶肘的单练法,习者可以此为例,结合太极拳练习其他练法中的劲力。

自然站立,心平气和后,作如下动作:

腰部先稍向左传,稍停,随后向右转腰,同时右脚向右后方退跨一步,右臂随腰右后转屈臂成肘,向右后方击出,高与心窝平。

要点说明

1)右脚后退,屈肘后击要同时进行。

2)右臂肘后击要随腰转动,以腰部旋转力为主来加大打击力度。

3)意念其中于右肘部。

4)后击时以意为主,其肘点不超过右腿后脚跟,过之则失势。

上动稍停,腰向左转,左腿向后方退一大步,随腰左后转的同时,左臂屈成左肘向左后方击出,高与心窝平,如此反复练习。

要点说明

1)同右后顶肘的各要求。

2)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

3)眼随臂动注意力其中于肘击部,体会臂肘后击的劲力变化。

2、接触性单练法

自然站立于树旁,和气凝神,全身放松,随后右臂屈成肘,用右小臂处撞击树身,或反肘用大臂处击打树身,如此反复练习,练完右肘练左肘,交叉进行,运动量根据自身情况安排。

要点说明

1)用肘撞击树身时,以意念为主,千万莫要死磕死碰,以免皮肉受伤。

2)注意力集中于肘部和树身接触处,以体会肘部劲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要用整身浑圆力集中肘部,勿用局部之力。

4)用肘劲时,不但要注意臂部,重要的是用转腰之旋转力以奏肘劲,同时关键在于打击部位的准确性,习者万莫忽视,如此在实战中才能肘肘不空,招招凑效。

肘劲的用法示例

1、后顶肘的用法

设对方从我身后猛然扑来,意欲将我拦腰抱住摔倒时,我左(右)脚后退一步,左(右)臂屈肘,随腰后转用肘后击对方腰腹部,敌必抱腹后倒或受伤。

要点说明

1)太极拳技击讲究随敌而动,故用左右肘应视敌而行。

2)以意用劲,意到劲到。

3)肘击随腿后退套脚同时进行。

4)肘击后或跌或打皆可,以重创对方为目的。

2、前顶肘的用法

设对方用顺步拳或掌向我中上路击来,我速向前跨一步,用左(右)手捋采其左或右臂前部.同时.另一手臂屈肘撞击对方胸腹部,随后或打或跌而制敌.

要点说明;1.前手捋采,下边上步,另手肘击要配合一致,上下相随.

2.意念贯气.透敌体外.专注一方..

3.盘肘的用法;设对方突然从前抱我腰,意欲将我摔到.我迅速抬腿用漆顶其档部.然后,先用右肘盘击其头左侧,再用左肘盘击其右头侧部..下顶上打,左右连击,令对方 防不胜防.要点说明:1.顶档要狠.2.左右盘肘要快.动作要连贯.中间不要停顿.

4. 压肘的用法;设对方用左顺步拳向我击来,我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落于其左腿外侧,左手从其左臂外侧划弧.反臂采拿其左腕向后捋采,边采边外旋使敌腕翻成反关节,我屈右肘.压其肘部.

要点说明:1.我左手反拿敌臂要准确.

2.边拿边采边外旋.敌臂自然随之翻转.

3.我右肘向下压肘.左手向上抬,以使两手形成潜力,敌臂更易折断.

4.若翻臂.压肘失败,我迅速展臂,向右前横扫敌之颈部,敌也难逃我之打击.

5.砸肘的用法:设我用顺步拳击敌,对方用前顶肘向我顶来时.我随其肘顶之劲,含胸收腹以泄其肘劲,收回右手,用左肘向下砸击敌前顶之肘,然后用右拳击其头面部,此即以肘破肘之打法.不仅如此,敌用拳.脚或打或踢我时,皆可用肘砸其腿或臂部.达到涡制敌劲,还能起到打击对方的双重效果.附注:太极拳技击中肘劲的用法多种多样.以上仅从中选其典型用法示例,以此显示太极拳的技击手法.习者可在实际练习中自悟.

八、靠劲的练与用

何谓靠劲?在太极拳技击中以我身击敌之身,使之失去平衡而制敌之劲谓之靠劲。

太极拳靠劲在技击中属进攻技法,即近身打法,故在对敌实战中,凡用我之肩部、背部、胸部、髋部等或身体其他部位靠击对方身体,使其失去平衡的都属太极拳的靠劲作用,即为“远拳近肘贴身靠”。由此可见,靠劲是在于敌接触中实施打击的,往往是在耸肩,弓背,挺胸的一瞬间,将敌打出。因此,用靠劲击敌,关键是要步法灵活,抢位准确,只有站得住才能靠的狠,如此,才能体现肩靠跨打,挨到何处何处击,全身无处不太极的高深技击功力。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