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7月#
年检新规下的“必拆项”
近年来,年检政策对车牌安装要求日趋严格,带框车牌无法通过年检已成为硬性规定。许多车主因忽视这一变化,年检前不得不临时拆卸,既浪费金钱又耗费精力。更严重的是,部分车主因牌照框遮挡车牌边缘(如边框压住车牌白线)被判定为“故意遮挡号牌”,面临200元罚款并扣3分的处罚。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牌照框从“实用配件”沦为“合规累赘”。
低价框的“合规陷阱”
市场上充斥的低价牌照框多数存在设计缺陷:固定螺丝孔位偏差、材质易变形,安装后反而导致车牌翘边或歪斜。这类产品不仅无法通过年检,还会因遮挡车牌信息被交警重点检查。例如,某车主网购的20元牌照框因孔位偏移导致车牌倾斜,被判定为“未按规定安装号牌”。消费者看似省钱,实则埋下更大的法律风险。
防盗需求的“伪命题”
早期安装牌照框的核心需求是防盗,但如今原厂配备的防盗螺丝已能有效防止拆卸。额外加装牌照框如同“给防盗门装明锁”,既无实际作用又可能干扰执法。交警部门明确表示,符合国标的防盗螺丝足以应对盗窃风险,而加装框架反而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套牌或篡改车牌的掩护工具。
理性选择:合规优于装饰
总结来看,牌照框的淘汰是政策规范与技术升级的双重结果。车主应优先确保车牌安装的合规性,避免因小失大。对于仍有保护需求的车主,可选择符合国标的车牌托架(无边框设计),或定期检查原厂螺丝的牢固性。在法规日趋严格的背景下,“不装框”已成为安全且省心的最优解。